常常一聽到有說人說喝牛奶脹氣、肚子痛、烙賽,
下一句一定會是:「阿,你這是乳糖不耐症啦~~~
nonono!!!除了乳糖不耐症,還有另一個可能乳蛋白過敏!!!
要怎麼判斷自己是哪一種呢?是不是就真的沒機會喝牛奶了呢?快來看看~~~
image
亞洲人有相當高比例有乳糖不耐症,同時牛奶也是國人10大過敏原榜上有名,
乳糖不耐症和乳蛋白過敏其實發生原因非常不同,
甚至有些人喝牛奶會肚子不舒服是這兩個狀況加成的結果,
要先了解自己身體,才有可能排除問題、再次暢飲牛奶啦!
 
藥師瑄懶人包整理~~~
對於喝牛奶肚子會不舒服的人,簡單分辨的依據:
  1. 停止喝牛奶後症狀是否改善?
    • 有改善:則可以懷疑是牛奶造成
    • 沒改善:可能是其他食物、物質引起的症狀
  2. 觀察自己喝牛奶後不舒服的症狀發生的時間?
    • 30分鐘~2小時:乳糖不耐症
    • 2小時~48小時或持續更久:乳蛋白過敏(這邊講的是第一型IgE急性過敏)
  3. 觀察自己喝牛奶後不舒服的症狀發生的部位?
    • 只有腸胃道症狀(肚子痛、拉肚子、脹氣...):乳糖不耐症
    • 除了腸胃道症狀,還有皮膚疹、搔癢、氣喘、頭痛等其他症狀:乳蛋白過敏
大致上分辨自己是哪一種後,解決方法?
  • 乳糖不耐症:如果症狀不嚴重,可以先喝少量、慢慢增加,或是改由其他乳製品(ex:優格、起司)獲取營養
  • 乳蛋白過敏:選擇乳蛋白單純的鮮乳(單一乳源鮮乳、A2鮮乳),如果症狀太太太過嚴重,才會考慮到醫院做過敏原檢測(檢測IgE)。
 
藥師瑄特別補充:(難,請斟酌服用)
要注意的是急性、慢性過敏檢測的項目不同,前者是IgE,後者是IgG。
簡單來說,喝完鮮奶肚子就會不舒服,是急性過敏,檢測IgE
而IgG則是只要你吃過那樣食物,身體就會自然自然產生記憶,
屬於
正常人都會有的免疫反應,不一定會導致過敏症狀。
所以很多人特別跑去醫院測慢性食物過敏,搞的很多東西都不敢吃,
還沒有變健康就先被餓死了~~~
 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乳糖不耐症、乳蛋白過敏,請跟藥師瑄,繼續看下去~~~

首先,
乳糖不耐症和乳蛋白過敏的主角不同
一個是「乳糖」、一個是「乳蛋白」。

乳糖不耐症 乳蛋白過敏
image image
乳糖是由半乳糖、葡萄糖組合起來的雙醣,
可以想像就是2個特定形狀的小拼圖,
才能拼成一個乳醣。
乳蛋白則是由胺基酸組合而成的,
胺基酸可以想像成樂高積木,有很多不同的形狀,
看你怎麼去組裝,他就會形成不一樣型態、功能的蛋白。
鮮奶裡各種胺基酸,組合成20多種不同的乳蛋白。
 
值得一提的就是,鮮奶又被稱為「完全營養食物」
其中一個原因是,人體從頭髮、指甲、到體內很多器官成分都是蛋白質,
總共需要21種胺基酸組合出這些蛋白質,
但其中有9種是人體無法自己產生,需要從食物獲得,
恰好!!!鮮奶完完整整擁有這9種必須胺基酸
 
吃素食的人,通常會建議需要額外補充特定營養素,
因為一般植物食物中,無法提供全部人體合成蛋白質需要的胺基酸。
 
人體9種「必需胺基酸」:(前兩個是植物最容易缺乏的)
離胺酸(Lysine,Lys,K)、甲硫胺酸(Methionine,Met,M)、異白胺酸(Isoleucine,Ile,I)、白胺酸(Leucine,Leu,L)、纈胺酸(Valine,Val,V)、苯丙胺酸(Phenylalanine,Phe,F)、色胺酸(Tryptophan,Trp,W)、羥丁胺酸(Threonine,Thr,T)、組胺酸(Histidine,His,H)
 
藥師瑄額外補充:(難,請斟酌服用)
人體的蛋白質合成有一個特性「水桶理論」
簡單地說,就是要合成一個蛋白質時,所需的胺基酸要全部都同時存在,而且量要足夠,
若缺乏其中某一種胺基酸,則該蛋白質將無法合成。
而如果所有胺基酸都齊全,但其中某一種胺基酸含量特別少,
那麼當這個量較少的胺基酸用完後,蛋白質的合成就會因缺乏原料而中止。
就像水桶,只要組成水桶的其中一塊木頭破裂,水就只能裝到他破裂的高度,無法再更多
 

了解完這兩個的主角後,

來看看他們是如何造成身體的不舒服?
 
乳糖不耐症
image
乳糖正常消化時,在小腸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,
就是剛剛說的2個拼圖會被拆開,分子變小、方便被身體吸收,
但當體內缺少乳糖酶時,未分解、吸收的乳糖直接到大腸
大腸內的細菌將乳糖發酵,產生氣體(氫氣、二氧化碳、甲晚),就會導致脹氣的感覺、或是想放屁,
乳糖在大腸中也有可能會吸水,刺激腸道蠕動,導致腹痛和拉肚子。

 

乳蛋白過敏
image
乳蛋白過敏屬於身體的免疫反應
也就是說,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(把他當作體內的哨兵),
把乳蛋白顆粒當作是外來威脅,發動攻擊要消滅他,
正常來說免疫反應是幫助人類清除有害的外來物質,但反應過度就會變成困擾,
免疫反應啟動的時候,
會分泌一個叫組織胺的過敏介質(當作是很多很多小兵),跑去全身引起不同的症狀
最容易跟乳醣不耐症搞混的,就是腸胃相關的問題,向腹瀉、噁心嘔吐…
其他還有皮膚紅疹、癢,或是其他呼吸道流鼻水、氣喘等。

 


說到這裡,比較一下乳糖不耐症、乳蛋白過敏的症狀發生的時間!

 
乳糖不耐症 乳蛋白過敏
乳糖不耐4 乳蛋白過敏4
乳糖不耐症症狀的腸胃道不適,
發生在喝完鮮奶以後30分鐘~2小時
乳蛋白過敏除了腸胃道症狀,
還有可能連帶的其他皮膚、支氣管等症狀,
因為啟動了免疫反應,所以時間上比較慢發生、
也維持比較久
(2小時~48小時)。

 


最後,到底為什麼會有乳糖不耐症、乳蛋白過敏的問題?以及該如何解決呢?

乳糖不耐症的四種發生可能和相對應的解:

  1. 後天性乳糖酶缺乏
簡單來說就是身體判斷乳糖酶沒用了,所以就讓他變少~(什麼意思呢?
當我們還是寶寶時,奶就是主食,甚至30%的熱量來源是乳醣,所以腸道裡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很多,
但隨著長大食物來源多了,不只有喝奶,乳糖酶合成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
 
全世界的人類也會因為吃的乳製品多寡,而乳糖酶保留的程度不同,
像北歐的人因為接觸乳製品的歷史比我們久、吃的量和頻率也比我們高,所以相對很少有乳糖不耐的狀況,
在台灣,絕大部分的乳糖不耐症屬於這個類型!
如果你對於吃乳製品的量沒有概念,給你幾個數字做參考:
世界上不同國家的人類平均一年使用乳製品的量,德國148L、美國98L、日本40L、台灣16L
 
如果屬於這一類的乳糖不耐症,可以透過幾個方式得到改善:
依自己腸胃道不舒服的狀況,限量或從少量開始,讓身體漸漸適應要合成多一點乳糖酶
或是不要單獨喝鮮奶,可以吃其他主食的時候搭配著喝
或是以其他形式的乳製品代替,例如優酪乳、起司,
優酪乳中大部分的乳糖已經被乳酸菌分解了,
起司是他在發酵的過程中,乳糖也比鮮奶少很多。
 
其他乳糖不耐症的狀況比較少,但也順便提一下:
 
  1.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:這是一個隱性基因,也就是爸爸媽媽都要有這個基因帶原,小孩才會有,目前沒有解決的方法
  2. 32周前早產:胎兒的乳糖酶活性會在成長後逐漸增加、慢慢正常
  3. 生病導致小腸絨毛受損:乳糖酶位在小腸絨毛上,所以如果因為小腸感染、發炎,導致小腸絨毛受損,影響乳糖消化,這部分就是要去看醫生
乳蛋白過敏
 
  1. 發生在嬰兒
主要是因為嬰兒的腸道還發育不太完全,通透性比較高(就是空隙比較大),
沒有分解完成的牛奶蛋白質透過腸道吸收後,就可能引發免疫反應,
這時會建議喝母乳、或是奶粉選用水解蛋白配方
在台灣2%-7%的嬰兒對牛奶蛋白過敏,而部分的孩子在3-5歲後的過敏情況會逐漸消失
所以如果小孩有對鮮乳產生過敏現象,可以等年紀大一點後再試試看。
 
  1. 特異型免疫球蛋白:
本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(剛剛提到的哨兵)對於某種乳蛋白就是特別不順眼,而去啟動過敏反應,
如果症狀太嚴重,例如:一喝牛奶臉就腫起來、全身發癢,
你可以選擇去醫院篩檢,看血液中是不是有這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(IgE),
但鮮乳中的乳蛋白有很多種,醫院可能只能告訴你是對牛奶過敏,卻不知道是哪一種,
所以,如果不想去醫院做檢查,又還是很想喝牛奶,
另一個方法,就是換一家鮮奶試試看!!!
 
一般來說,乳蛋白的成分比較單純的鮮奶
目前台灣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鮮奶品項都是混和很多牧場的奶,
找尋包裝上有明確標示這瓶鮮奶來自單一牧場或者是,乳蛋白型態比較單純的A2酪蛋白鮮奶
有機會可以避免掉造成過敏反應的過敏原!
 
 
藥師瑄額外補充:(難,請斟酌服用)
現在澳洲、紐西蘭、美國、中國很夯的A2酪蛋白鮮奶,
主要是透過基因選種,讓乳牛產出的鮮奶主要含有A2型態的酪蛋白,
A2型態的酪蛋白,在研究上顯示比較符合母乳的結構、喝起來相對不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
鮮乳中多種乳蛋白,超過80%是酪蛋白,
所以如果有機會避開可能造成過敏的A1酪蛋白,而選擇A2酪蛋白,
可能就可以改善喝牛奶肚子痛、拉肚子、脹氣等等問題!

最後,
如果你想問「能不能喝牛奶這麼重要嗎?」

為什麼世界各國乳品業者要努力出各種"無乳糖鮮奶"、"A2酪蛋白鮮奶"?
甚至是「不喝牛奶不行嗎?」

我想說:不喝牛奶不會死,喝牛奶也不會治百病,
基本上,牛奶就是其中一種人類可以選擇的食物來源
同時,牛奶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很多營養,
鈣質和蛋白質的吸收效率上,都是數一數二的食物
甚至和蛋一樣被稱為「完全營養食物」
因為他們都曾經在從胚胎發育成小生命、從小生命長成大生命時,提供成長所有的營養來源!
 
另外,牛奶裡也含有維生素包含B12、B2、D、A、B1...(依照含量多寡排序)
因此,除了一般大家最常聽到的「喝牛奶可以補鈣、長高」的好處外,
牛奶甚至還可以幫助睡眠、穩定情緒等等,
所以,現在台灣市面上也有自己的A2酪蛋白鮮奶,
希望未來乳品業者能夠有更多差異化的鮮乳品項,
讓想從喝牛奶獲得營養、健康的人們,有更多的選擇!
 
結束前~~~把剛剛文章出現的圖,用大圖呈現,讓大家更好比較和理解唷~~~
image
 
image
 

資料來源: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harhsuan0408 的頭像
    pharhsuan0408

    pharhsuan0408插畫藥師瑄

    pharhsuan04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